湖南莓茶有什么功效? 你对莓茶知多少

100人浏览   2024-11-26 08:48:09

莓茶因“霉”而得名——在制茶揉茶的过程中,其茎叶表层会附着大量白色结晶,形似发霉,俗称“霉茶”,后来为了迎合人们的喜庆心理,更名为“莓茶”。


莓茶又名“藤条”,可追溯到上古神农尝百草时期,距今已有6000余年的历史,我国最早的《诗经总集》称为古茶勾藤

莓茶其实不属于茶科,只是一种类茶植物,生长在海拔400至1500米山巅,常年云雾缭绕以保证湿度,并且须根植在特殊的石英砂岩土壤之中,独特的生长环境使其独具魅力。



张家界独特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都高质量地满足这些要求,这让莓茶成为当地百姓大量种植的一种作物,不仅产量高,且在同类产品中质更优。

莓茶被当地人称为“神仙水”, 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其功能成分总黄酮具有抗炎镇痛、清咽利嗓、降脂降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多种作用,尤其对慢性咽炎的咽痛效果显著。

(张家界产出的莓茶总黄酮平均含量超过30%,远超全国其他地区)


当地的“神仙水”如何走出深闺让人识?

最直观的就是在今年三月末,张家界市永定区的区长直播带货专场——“赏绝美山水,品张家界莓茶”。这样新颖接地气的形式获得了大量围观,在短短近1个小时的直播内,总观看量达30.1万,销售张家界莓茶总计1055件。

这种“政府+媒体+特色产品+网络直播+电商”的融媒体宣传形式,不仅让广大网友赏美景,识好茶,提高品牌影响力,更能促进茶旅融合发展。近年来莓茶”作为“一县一特”的主导特色产业进行培育发展,助推精准扶贫,藤条植物叶也华丽变身成脱贫致富的“黄金叶”,老百姓也是喜上“莓”梢。


优质作物如何发挥其产业价值以增加经济效益?

这是我们农业生产发展和百姓生活都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步子越迈越快、越迈越好,积极探索发展地方特色优质农业产业是关键。一方面继续把好质量关,另一方面要打造品牌影响力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助推产业发展壮大。

张家界莓茶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获得有机产品认证,也是地方优良的物质文化财富,目前,全区拥有37家从事莓茶深加工的企业,建成2个张家界莓茶特色产业省级示范园,实现莓茶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形成规模效应,整体推动产业科学有序发展。

茶香能够飘远助力脱贫,那么其他优质农业产业同样也可实现如此“功效”。各地区因地制宜规划产业布局,找准定位,把好方向,用对方法,终会拥有各自的那片“黄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