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有哪些茶叶品牌? 浅谈陕西茶叶

100人浏览   2024-12-01 13:03:12

陕西南部山区的茶叶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汉中、安康和商洛,是陕茶三大生产基地。据中国的《茶叶通史》记载,商周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就在陕西的关中,成为茶叶北移的必往方向,沿着川陕大道,从四川进入陕西汉中,由于土壤和气候的原因,茶树难以翻越大秦岭儿。而在西乡。这个西乡的话,就包括现在的汉中市镇巴县(西乡那会儿和镇巴是一个县),和成谷以西的汉江两岸广为传播后,顺江而下,传入安康,襄阳。

宋朝时期,曾专为陕茶拟定著名的“茶马法”,明清转入极盛时期。但在明朝中后期,一句"拔茶只因桑无税,户外催课人不忧"足以概括汉中为何曾有“拔茶植桑”之事。《西乡县志》载"至清代,陕南惟紫阳茶出名。"其实安康市紫阳县跟汉中市镇巴县,基本上是接壤的。为啥说是紫阳茶那么有名的?历史原因之外,这里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概念“高山云雾出好茶”。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空气良好无污染,虫害少等原因造就香气更高,内质更丰富,叶质柔软,持嫩性高。海拔800-1200米适合种茶,海拔越高温度越低,日晒越强,超过1200米反而不适宜种茶。而紫阳县与汉中市镇巴县接壤,西乡与镇巴县接壤。陕西优质茶区就在这一片。价格依次:汉中仙毫,毛尖,西乡炒青,这些都是好茶,不同茶园不同师傅做的略微有些迥异,不过千人千味,还是要品过才知道哪种适合自己。

1、汉中

午子仙毫

汉中西乡有个午子山,产午子仙毫,有了名气之后,汉中其他地方,比如略阳,也开始产午子毫。汉中勉县也产茶,叫“定军茗眉”,宁强则有“宁强雀舌”,和汉中仙毫一样,也是针形叶茶,加工的时候把茶叶揉捻称针形而成。此外,汉中有些地方也产毛尖,但要说主打产品,还是首推仙毫。汉中这边的话,午子仙毫名气最大,因为西乡县有一个堰口镇,午子山上午子观,是名优茶产区而得名。午子仙毫出了名后,西乡在汉中来说的话,就是最早的做茶叶推广。午子仙毫产于素有“中国著名茶乡”之称的汉中市西乡县、宁强县、勉县等地,创制于1984年,是陕西省政府外事礼品专用茶,属绿茶,有“茶中皇后”的美誉。该茶状似兰花,色泽翠绿鲜润,白毫满披;香气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爽口回甘;叶底芽匀嫩成朵,十分美观。

西乡的话,最好的产区就在高川镇的五里坝跟罗镇,品质非常不错。西乡高川镇这一块儿,土壤主要是风化石,茶叶最好的这个土质就是风化石。西乡的茶也分东片区和西片区。基本上靠东边的产的绿茶,口感香气都非常不错,然后靠西边这一块,接近城固,南郑的土质,并且气候偏暖,泡出来的绿茶,芽头非常漂亮,但是不耐泡,有青草味。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骆家坝靠西边有个白岩山,海拔非常适合种茶,白岩茶厂被苍山集团收购了以后,在那里建立了有机茶园。炒青不光有栗香,还有兰花香,名副其实的好。

虽然西乡茶在整个汉中的说的话产量最大,但是要在全国评比名优茶,因产量受限,没办法跟西湖龙井,黄山毛峰,信阳毛尖比。所以市府就决定把整个汉中的名优茶仙毫类注册一个牌子叫汉中仙毫。汉中仙毫,并不是指某一款仙毫,而是指汉中整个名优茶一个总称。汉中仙毫主要分为:西乡是午子仙毫,镇巴是秦巴雾毫,南郑是汉水银梭,勉县是定军茗眉,宁强是宁强雀舌汉中仙毫严格的说是这十几年把汉中周边西乡,勉县,略阳的几款茶政府统一的叫法,而且虽然传说历史很久,但实际上不管是茶树品种还是生产工艺,都是在80年代末从浙江龙井茶厂学习引进来的。

不过这几年大家送外地朋友已经从原来的汉中仙毫开始向泾渭茯茶转移。因为目前的汉中仙毫大多数都是四川茶做的,甚至很多汉中茶厂都在四川设厂直接生产。没办法,四川雅安的不管是茶叶成本还是人工成本甚至是茶叶品质都不错了。不过专业的人还是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

秦巴雾毫

秦巴雾毫 产于汉中市镇巴县,原名叫“口含茶”,因采茶姑娘每采下一片嫩茶尖,都要尖朝里、尾朝外地含在口内,用少女的口液浸泡十余分钟,然后才取出晾晒杀青,因此而得其名。相传刘邦被封为汉中王,常到依山傍水的茶镇品茶议事,喝的就是镇巴归仁山的口含茶。汉中品质最好是镇巴秦巴雾毫和西乡午子仙毫。秦巴雾毫,因为产量少,所以基本上就在本地消耗,且价格非常贵。秦巴雾毫条扁壮实,具有熟板栗香,浓郁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和回甘。尤其在冲泡时,茶叶借着水势上下翻滚,三上三下,好似天女散花,亭亭玉立在绿豆色的水中,十分赏心悦目,大有“洗尽千古人间愁”之感。

因产于雌鸡岭,故原名雌鸡岭茶,曾与四川省城口县公鸡岭茶同作贡品,以一芽一叶,嫩香浓郁,汤色微黄,回味甜厚,噪誉川陕。1984年11月23日,世界著名茶学专家、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系教授陈椽和二十多位茶学界专家教授对“秦巴雾毫”进行技术和品质鉴定。认为:茶叶品质优异,完全符合名茶要求。并由陈椽教授提议,正式命名为“秦巴雾毫”。

汉水银梭

汉水银梭产于汉中市南郑县,是近年来创制的名茶,1982年获农业部名茶称号,于1986年通过技术和品质鉴定,属于新创半炒半烘型绿茶,是江北名茶之一。因外形扁平似梭有白毫,且产于汉水上游,因而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鉴评并以此命名。汉水银梭以生长在高山云雾中良种茶树为资源,其外形扁平似梭,翠绿披毫,内质香气嫩香持久并带龙香。冲泡后二三分钟开始舒展蕊芽,亭亭玉立在杯底,汤色澄碧而清冽,大口喝回肠荡气,5分钟后有浅豆香,香气极盛,幽艳动人。

塘坊乡特产“汉水银梭”茶,是江北名茶之一,茶叶因外形扁平似梭有白毫,产于汉水上游,被指定为国宴用茶。

定军茗眉

定军茗眉是陕西汉中名茶之一,主产区为汉中以西的小河庙大树垭山区。其茶由陕西省勉县研制开发,系采摘福鼎大白茶、龙井长叶及紫阳群体种等的茶树幼嫩芽叶精制而成,属条形烘炒绿茶。因其产地分布在久负盛名的三国古战场定军山,且形状似少女纤细的眉毛,因而得名。茶区远离城镇和交通干线,空气清新无污染。定军茗眉外形匀齐显毫,细秀如眉,色泽嫩绿,嫩香持久,冲泡后滋味鲜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先后荣获中国西部名优茶评比第一、“陆羽杯”奖等多项荣誉。

勉县是著名的古战场,也是著名的茶乡,以“定军茗眉”为代表的“定军牌”系列名茶,带着醉人的馨香,走出秦岭,扬名天下。“定军茗眉” 外形匀齐显毫,细秀如眉,色泽嫩绿,嫩香持久,滋味鲜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茶叶完整,96年被中央办公厅选为国宴用茶。2006年以来,扩大汉中茶叶的知名度,整合茶叶品牌,解决汉中茶叶多而杂的问题,将其统一纳入“汉中仙毫”的范畴。

宁强雀舌

宁强雀舌茶产于陕、甘、川三省交界的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汉江源水流域,因其外形和产地而得名。该产地是生产有机茶的最佳生态区域,雨沛雾多,湿润温和,是陕西首家通过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有机条研究与发展中心有机茶认证的茶叶品种。宁强雀舌外形微扁挺秀,色泽翠绿,银毫披露,形似雀舌,冲泡后汤色绿亮,香气高长馥郁,滋味醇爽甘甜,叶底嫩绿成朵,是品饮、养生的上品。“宁强雀舌”1995年参加第二届中国(杨凌)农业科技博览会荣获“后稷”金像奖,同年被选为国家特需用茶。1997年参加’97中国(北京)国际茶技术和茶文化交流会暨’97中国国际茶叶展览会荣获银奖。同年又获陕西省首届名优茶奖。在2002年第十四届西交会上荣获金奖。2007年汉中市以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为契机,最终将茶叶品牌整合为“汉中仙毫”一个品牌。

略阳罐罐茶

汉中还有一种茶知道的人不多吧!罐罐茶不是茶的种类,原指甘肃及陕西部分地区一种古今相沿的独特的品茗风俗,与甘肃的有些差异,陕西的罐罐茶以汉中市略阳县最为出名,有水泡茶、油炒茶、面罐茶等种类,极富民族和地方特色。

简单说,就是在炉子边烤上馍,煨起罐罐烧茶,每个罐罐熬上茶叶和生姜、霍香、茴香、葱根、大蒜等掉料,再加上糊状面汤、肉丁、鸡蛋等,成红褐色,透着浓浓的清香。食用时,一层吃的一层喝的,回味无穷,配以酥脆的馍片食用,其味美爽口,回味悠长,且有健脾开胃,醒脑清窍的作用。

2、安康

八仙云雾

八仙云雾茶,又名“八仙茶”,产于陕南平利县八仙区一带,因其地云雾缭绕而得名。相传,此地原不种茶,至清康熙年间,有移民张氏由湖南带来茶种,种在牙河脑磨子沟。由于气候适宜,生长繁茂,因而茶叶品质极好,茶香袭人,很快就栽遍了整个山沟。八仙云雾茶外表紧秀挺直略扁,呈燕尾状,色泽翠绿,白毫显露,香气袭人,鲜嫩持久。冲泡后,滋味醇爽回甘,汤色翠绿清澈,清新怡人,1988年获省优质名茶称号。

安康产茶,有平利的八仙茶,口味稍重;还有紫阳的翠峰茶,也是揉捻出来的,样子很像碧螺春,但比碧螺春清新。安康的茶跟汉中的茶还是也是有区别的。绿茶的话就按工艺,就分了一个,蒸青绿茶,炒青绿茶,烘青绿茶和晒青绿茶。紫阳毛尖制作工艺十分精细,外形碧绿油润,白毫清晰可见,冲泡后清香的气味沁人肺腑,小口啜饮,则感到清淡之中有一种甘美之味。另外,紫阳县产的茶含硒量比皖、浙、闽等地的均高出数倍,具有较高的保健和药用价值,《紫阳县志》更称这种茶为“骊龙之珠”。

安康紫阳跟平利的话,它主要还是蒸青为主,蒸青的特点,就是强调对温度的控制,热量的分布较为均衡,对叶面的破坏小一些,所以它的汤色非常青,但是香气没有炒青的香气好。干茶的话就是泛绿,墨绿的那种。紫阳的名优茶,最好的茶就叫紫阳翠峰,下来就是紫阳毛尖儿,没有炒青,一直做的是一级毛尖,二级毛尖,三级。毛尖,基本是一芽一芽,两叶这样递增,单芽做的翠峰。平利的名优茶叫八仙云雾,最好的产茶区在八仙镇。紫阳茶,最好的产茶区就在焕古镇的和平村。所以紫阳茶跟平利茶,产量非常少,价格也非常高。比汉中茶基本上多了至少三分之一。所以呢,也有人把汉中茶冒充紫阳茶和平利茶卖高价。

3、商洛

商南泉茗

商南泉茗产于商洛市商南县,属半烘半炒的高档优质绿茶。该茶最初叫“毛尖”,后定名“泉水清”茶,1987年中国茶叶研究所对其审评鉴定后,认为该茶外形细嫩显毫,具有嫩栗香、滋味鲜醇、叶底黄绿明亮等特点,建议改为“商南泉茗”。商南县是我国北部新型的优质茶叶产区,这里山势峻峭、翠峰叠嶂、雨热同季,具有独特的山地小气候特征。茶叶生长时间长,内含物质丰富,土壤富含硒、锌、铁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商南泉茗具有独特的香味,有人将其描述为"栗香",但实际上其味更美,香并不浓,高雅而略有华丽之感。

商洛产茶之地,包括商南、山阳、镇安等,以商南泉茗为代表。比较知名的品类有:商南泉茗、莲花翠茗、天竺绿茶、象园毛尖、象园雾芽、莲花炒青等。商洛主要是炒青,没有名优茶。为啥没有名优茶呢?在清明前的话,他的高山茶就只冒了一点小芽头。如果把它做成大家所欣赏的那种单芽头的话,就做不成。因为一经揉捻就碎了。高山茶必须采摘的是一芽一叶,就是兰花状,甚至一芽两,带着叶拖,才是真正的高山云雾茶。而看着芽头非常胖,非常大的那种的话,反而就是海拔稍微低一点,温度稍微高一点的地方所产。

商洛的话,茶业发展比较比较晚一点,主要还是做的炒青,产量不大,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够大。汉中、安康各地茶园,生长环境主要是大巴山脉,而商洛的茶园生长环境,主要是秦岭山脉,秦岭山脉的气候条件与大巴山脉有一些差异,商洛秦岭茶区常年降雨量少,加之昼夜温差较大,因此它叶片较汉中和安康茶叶更厚,也因而更加耐泡。

总体来说,商洛地区的绿茶具有典型的陕南绿茶特点,基本属于半炒半烘型,外形较弯曲紧细、汤色嫩绿清亮,滋味追求鲜爽、有的带嫩粟香。现在 商洛除了传统绿茶之外,还有红茶“秦岭红”、商洛白茶,甚至还有乌龙茶“玉观音”,黑茶茯砖。

4、泾阳

泾阳茯砖

泾阳茯砖是陕西省泾阳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你们看过电视剧《那时花开月正圆》里面那个周莹卖的就是这种茶)因其是在夏季伏天加工制作,其香气和作用又类似茯苓,且蒸压后的外形成砖状,故称为“茯砖茶”,属黑茶紧压茶的一种。虽然泾阳不产茶,但泾阳茯砖茶特殊工艺产生的“金花”(冠突散囊菌),因而形成了泾阳茯砖茶的独特风格。其茶体紧结,色泽黑褐油润,金花茂盛,菌香四溢,茶汤橙红透亮,滋味醇厚悠长。特别适合高寒地带及高脂饮食地区的人群饮用,历史上作为边销茶销往边疆,具有“消惺肉之腻,解青稞之热”的功效,被誉为古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

泾渭茯茶历史虽然悠久,但目前真正在市场推广也就十几年光景,都说传统泾渭茯茶应该是湖南益阳的茶青,以泾渭之水在陕西做出来的,但实际作为政府行为的提倡还是为了解决陕南夏秋茶的有效利用,改善三农经济,但引用云南茶青的泾渭茯茶也不再少数。不过陕西老百姓喝的最多的还是汉中炒青。便宜实惠。

汉中江塝茶园

茶叶生产有个自然规律叫“南红北绿”,相对来讲,不同纬度(南北)适合生产不同茶类。温度、光照与茶多酚的含量成正比,温度、光照与氨基酸的含量成反比。南方更适合生产红茶、黑茶,北方更适合生产绿茶。而陕茶的“主场”比较靠北,氨基酸含量就比较高,氨基酸含量高,反映在茶汤里就是味道比较鲜爽,苦涩味比较低。所以陕茶的优势,我个人觉得优势还是绿茶,它的绿茶口感,普通消费者能接受,它不苦涩,而且对健康也有很高的价值。

陕茶中茶氨酸含量相对高,茶氨酸是茶叶里很重要的一种特征性成分,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安神镇静,抗焦虑、抗抑郁;增强记忆,增进智力;有效改善女性经前综合症(PMS);有效增强肝脏排毒功能等。所以容易焦虑或郁躁的人多喝绿茶就会心情变好。因为陕茶中茶氨酸含量比较高,它甚至还可以改善睡眠。虽然很多人潜意识觉得喝茶会影响睡眠,但其实不尽然,短期喝茶,可能会影响一些人的睡眠,但长期喝茶,是有助于睡眠的。

以现在来看,陕西这个地方,它既是产区,又是销区,这个是非常好的。再一个,陕茶的优势,一个是它生态环境比较好,尤其陕南一带非常适合高端绿茶的生长,还有特殊的品种资源,而且陕茶的文化底蕴很深厚。

至于陕茶发展的问题,主要有,近几年面积增加过快,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专业技术人员不足,龙头企业少等。最大的问题可能是,陕茶的品牌知名度低,它不像龙井那样有全国知名,所以陕茶可能要从品牌方面多下功夫。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是很强。跟浙江等省份比的话,茶叶专业技术人员也不够,机械化的程度也不够。

经常喝茶的朋友们,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喝过陕茶?如果过去常喝南方绿茶,现在不妨喝一次陕茶,体会一下陕茶的味道,和南方绿茶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对茶友来说,这当然也是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