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碧螺春茶叶系列|没想到家里有块宝,世人都说好

235人浏览   2024-04-09 22:01:50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已有1000多年历史。

传说,康熙皇帝下江南,品尝此茶后大加赞赏,但觉得其名不雅,便根据其茶色碧绿、形曲如螺、采于早春,赐名“碧螺春”。又因主产地是苏州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碧螺春的外形条索纤细,卷曲带毫,用九个字形象的比喻为“满身毛、蜜蜂腿、铜丝条”。

“一嫩三鲜”的特点

“一嫩三鲜”是指碧螺春的芽叶细嫩、色鲜艳、香鲜浓、味鲜醇。

一嫩,指碧螺春的芽叶嫩度高于龙井,一般为一芽一叶初展,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摘6.8—7.4万棵芽头。

色鲜艳。指碧螺春不但色泽银绿隐翠,而且茶汤碧绿清澈、鲜艳耀人,叶底嫩绿亮丽。

香鲜浓,指碧螺春清淡的茶香中透露着浓郁的花香,是因为太湖周边气候温和湿润,洞庭湖水滋养着碧螺春的生长。

味香醇,指碧螺春的鲜爽茶味之中还有一种甜蜜的果味,是因为采用了茶果间作的种植方式,茶树与枇杷、杨梅、板栗、柑橘等果树间种,吸收了果子的香气。

开采啦!

每年春分前后,是碧螺春开采的好时节,往往在谷雨前后结束采摘,因此春分至清明前,碧螺春的品质最好,一芽一叶的碧螺春干茶是首选。一般过了4月20日的茶叶,苏州人就不再叫它碧螺春了,而叫炒青。炒青不是次等,只是口味相比较早春的茶叶稍浓,耐泡。

采摘期通常在早上采茶,采回的鲜叶要经过精细拣剔,达到长短一致、大小均匀,除去其中鱼叶、残片、老叶、茎梗及夹杂物等,以保持芽叶匀整一致,才能进入炒制环节,要做到: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炒中带揉,揉炒结合,连续操作,一气呵成,全过程历时35—40分钟。

炒制分杀青、揉捻、搓团(做形、提毫)、干燥四步。首先将挑选后的茶叶投入烧到150℃的锅中,凭两手不停地翻抖上抛,直至锅中噼啪有声,这便是“杀青”。接着降温热揉,使其条索紧密,卷曲成形,并搓团显毫,使其干燥。经采、剔、炒等过程后,鲜茶才制成条索纤细、卷曲成螺的茶叶。

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人!人们赞道:“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因此,碧螺春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